■核心提示:
·全国检察机关上半年受理“减假暂”审查案件13万余人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王勇受贿案一审宣判
·公安部公布5起合同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清理非法网络招聘活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窦万贵受贿案一审宣判
·最高法发布首批涉外商事海事调解典型案例
·行业媒体系统性变革研讨会召开
·公安机关侦破缅北果敢白家犯罪集团专案
·网信部门大力整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
·最高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提升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办案效果
每周法治热点(专题)本期(2025-08-06-7月13日)内容如下(按新闻发布时间先后为序):
新华社记者7月8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全国检察机关不断强化刑罚执行监督,2025年上半年受理“减假暂”审查案件13万余人,其中减刑12万余人、假释7000余人、暂予监外执行5000余人;针对“减假暂”提出书面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2000余件,监督有关机关收监执行1400余人。
2025-08-06,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勇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王勇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将追缴在案的王勇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
新华社7月9日电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突出经济犯罪,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合同诈骗等犯罪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全力保障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助力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7月9日,公安部公布5起合同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新华社记者7月9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以纠治各类网络招聘乱象为重点,组织各地区深入开展2025年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窦万贵受贿案一审宣判
2025-08-0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窦万贵受贿案,对被告人窦万贵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其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部署,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首批6个涉外商事海事调解典型案例,总结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多元解纷经验,提炼国际商事调解新范式,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规则交融的“互信共赢、和合共济”的核心价值。
7月10日,由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中国法院网承办的行业媒体系统性变革研讨会,在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召开。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陆君出席会议,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张超文主持会议。各行业媒体代表与会,就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议题展开交流。
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犯罪专项工作以来,中缅双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和一系列打击行动,累计抓获5.7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遭毁灭性打击。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相关地方公安机关全力推进“四大家族”犯罪集团相关案件侦办工作。近日,白家犯罪集团专案已提起公诉。
新华社7月11日电 近期,一些网络账号以“XX报”“XX新闻”“XX文旅推荐官”“XX官方直播间”为名假冒仿冒新闻媒体、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虚假宣传、售卖假货,扰乱社会秩序。网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法处置一批假冒仿冒账号,督促重点平台加强账号审核、畅通举报渠道、深入自查自纠,累计处置违规账号3008个。
新华社记者7月11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5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5万余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2%,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办案数在公益诉讼办案总数中占比持续提升。最高检要求,继续深入推进“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提升办案效果。
(资料收集:黄东利)